图据国家统计局网站
(资料图)
3月9日,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2023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1.0%,涨幅较上月收窄1.1个百分点;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降1.4%,降幅较上月扩大0.6个百分点,均低于市场预期。
“春节错月效应是2月CPI同比涨幅回落幅度偏大的主要原因,由于2022年春节落在2月份,这导致上年同期蔬菜等食品价格基数较高,而今年2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大幅下行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潮新闻记者表示。
数据显示,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.6%,而上月为6.2%。具体来看,食品中,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.9%,环比下降11.4%;鲜菜价格环比下降4.4%。
王青表示,近期猪肉收储启动,但节后消费走弱,导致2月猪肉价格环比下跌幅度较大,同比涨幅也明显收窄。其次,伴随居民消费、特别是餐饮业修复,今年春节过后蔬菜价格走势偏强,但上年2月为“春节月”,价格基数偏高,这导致今年2月蔬菜价格同比由正转负。
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,环比由上月上涨0.3%转为下降0.2%。非食品中,大部分服务价格节后出现季节性回落,其中飞机票、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2.0%、9.5%和6.5%。
能源价格则同比上涨0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2.4个百分点。王青表示,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,国际原油价格大涨,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数走高,由此2月成品油价格同比涨幅收窄。
此外,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的核心CPI为0.6%,涨幅较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继续处于明显低位。
“由于物价是供需平衡的结果,在供给端较为稳定的背景下,CPI涨幅偏低,或表明年初消费反弹力度较为温和,下一步政策面在促消费方面的空间较大,迫切性也较强。”王青表示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潮新闻记者表示,在剔除预期内的节日因素后,主要的超预期因素多源于供给端,包括晴好天气带来的食品供给较往年更为充沛,以及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充分竞争等因素。从烟、酒类价格和居住价格看,需求端或不必过于悲观。
图据新华社
2月,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,市场需求有所改善,PPI环比持平;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,同比继续下降。
从同比看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.0%,降幅扩大0.6个百分点;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.1%,涨幅回落0.4个百分点。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价格下降的有17个,比上月增加2个。
从环比看,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.5%转为上涨0.1%;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3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.7%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.7%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.2%。
“国内工业品价格受经济回暖、内需回升推动,整体表现略强于国际。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回落主要是前期上游成本下降,叠加短期节日需求消退所致,未来需求复苏虽然有利于价格企稳,但传导仍存在时滞。”温彬表示。
图据新华社
展望未来,物价走势如何?
王青预计,3月CPI同比还会继续处于2.0%以下的温和水平。“这与当前海外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,这意味着短期内无论美联储如何加息,我国货币政策都将保持独立性,从而为国内推动经济较快回升提供了较大的政策发力空间。”
温彬认为,2月CPI或成为全年的相对低点,一是春节错位等负面因素逐步消退;二是猪肉价格已基本见底,对整体CPI环比价格的压制作用将逐步减弱;三是随着经济的复苏,我国核心CPI同比有望向1%以上区间回归,服务类、居住类价格将趋势性回升。预计未来几个月,CPI的同比增幅大概率会保持在1~2%的区间。整体看,当前我国通胀压力相对温和,同时也不太可能进入通缩区间,扩内需、促销费政策仍有望继续发力。
“虽然工业品的下游需求也有望回归复苏趋势,但考虑到去年的基数偏高,PPI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出同比负增长的局面。”温彬表示。
(来源: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关键词: